我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,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矛盾日益激烈,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较大。在物联网发展的背景下,如何利用各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,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,实现节水灌溉效益的最大化,是现代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感知层
通过各种传感设备,采集作物的实时数据,如土壤水分数据、气象数据、植物生长数据、渗透性等相关数据。
(B)网络层
网络层通过无线或有限通信方式传输传感器层感知、采集和存储的相关数据。
(3)应用层
通过网络传输到平台层的数据,比如云平台,会被平台自己设置的程序分析处理,数据结果会通过平台显示出来。
这一层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和实施轮灌计划。根据灌溉的经验数据,以及收集到的气象、土壤、土壤水分和ET数据,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。
灌溉方案设计后,控制命令自动发送到现场单元,然后现场单元直接或通过RTU打开或关闭泵、阀门和其他设备。在灌溉过程中,系统根据采集的气象、土壤水分等参数的变化,如阵雨停滞、土壤水分超标等,及时调整和优化灌溉方案。并提醒后台管理人员是否按照新的优化方案实施灌溉方案。
该层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,实时显示整个灌区的灌溉情况、气象参数和网络拓扑结构。可以结合GIS等工具定位灌溉系统的图形界面,可以自定义生成各种数据图表和报表。
方案优势
1、大大提高农业水的利用率,降低灌溉成本,提高灌溉质量,提高效率。
2.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,降低运行成本,提高劳动生产率,将使灌溉更加科学,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。
3、适用性强,可广泛应用于蔬菜、花卉、果树、食用菌等的灌溉管理,通用性强。